顯示具有 97360341 林敬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97360341 林敬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hw3

hw03: 3D 立體影像創作

左眼處理紅圖 右眼處理藍圖



















合併後



這次自己動手做3D影像,感覺還滿新鮮的,由於自己拍真的好難拍的好看....,於是上網隨便抓了一張左右眼的對照圖,上面左右眼的圖經過處理後,然後合併,效果看起來感覺還不錯, 期中去SONY 3D 資訊展的時候,看了許多新鮮的3D影像科技,也看到了未來的科技影像趨勢。以前沒想到拍照還可以做這些處理,到時候找同學來一起做3D影像製作,應該會滿有趣的吧!

hw4

hw04: 濾鏡處理程式

首先是 平滑化 (smoothing)













這張圖經過平滑化後,可觀察到圖開始變的模糊,有些雜質的地方變的較均勻且不太明顯。本來還有點不太懂,後來發現原理其實不難,就是將九宮格內的數值相加做個平均即可。

銳利化 (sharping)































銳利化跟平滑化似乎就剛好相反了,平滑將圖片變的模糊朦朧不清楚,銳利化則是將圖片的色彩分明展現出來,與同學討論了一下他們如何處理原理,他們是將圖像做拉氏轉換,還有就是在九宮格區域內的上下左右的四個格子內的像素點色彩值,然後把自己的色彩值乘上對應的值再減去周圍四個格子內的值,就得到要的新數值了。因為數字有可能會大於255,也有可能小於0,所以要做一些If的判斷。

中位數濾鏡處理 (medium filtering), 去除胡椒鹽雜訊
















簡單的說法就是把影像裡所選的點跟周圍的色彩值取成中位數,然後將這九個的值都改成中位數,由於找到中位數必須先拿去做排序,排序完後再取其中位數。其實用灰階的圖來做比較容易,由於RGB的色彩值都一樣所以直接排序取中位數就好,而彩圖的話,其值可以用彩圖轉成灰階的辦法,用轉成灰階的數值在去做排序然後再取中位數,這樣的話似乎就解決了!經過處理後的圖也變得更清晰了。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hw02

原圖














原圖的RGB












均化後的圖片..














均化後直方





































在這次的作業中,其實花的滿久的時間來想這程式如何寫,當然後來問很多人才清楚這個程式如何寫好,想不太出來要如何寫出這個程式,上課時老師講解演算法的時候,還是不太懂,所以卡了一會,後來參考了以前的範例程式,之後仔細的跑過一遍流程,就大概瞭解了,就開始動手寫和一直Debug,剛開始寫均化還滿不太順手的,一直到後來的直方圖,只要用MoveTO LineTO來做個調整就比較順手了,這次其實還卡滿久的,但是與同學互相討論之後,就懂了不少。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sony 3d world














































































去看了Sony 3D 展覽,今年做的感覺還滿不錯的,以一般民眾參觀展覽而言,還滿容易接受及入門的,而且活動是免費的又有獎品可拿大獎可抽,所以參觀人數還滿多的,不過通常參觀展覽最怕的就是人多跟排隊,所以這次去也觀察跟試探了一下,如何才能快速體驗完全部的展覽區,又不用排隊排超久,還能立即出去換獎品不用人擠人。一進去就開始幫你介紹有關3D影片的解說以及現有的科技產品,還有影片讓你體會在3D世界裡的感覺。看完精采的影片後,就是立刻奔向GT5的時刻,由於此區只有四台體驗機意思就是一次四個人玩而已,一個人可以體驗二分鐘的時間,真的還滿意猶未盡的,GT5真的還滿好玩的,出來旁邊還有展示跑車。接著就是立體攝影區,好好的享受每台不同機種的sony相機拍出的3D全景拍攝及多角度拍攝,感覺真不錯,最後出來填問卷還可以參加抽獎,還可以兌換一些小禮物,來這裡不但可以增廣見聞,還有獎品可以拿。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HW1

作業一: 將一張彩色影像轉成灰階影像後, 再對灰階影像進行色彩量化處理, 分別用 128 色, 64 色, 32 色, 16 色, 8 色, 4 色, 2 色(黑白影像) 顯示。
原圖

















接下來是256----------------------------------------


















128----------------------------------------------
















64--------------------------------------------------
















32-----------------------------------------------















16----------------------------------------------------
















8-----------------------------------------------------
















4-----------------------------------------------------
















2-----------------------------------------------------
















前面那幾張圖,感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不過當使用顏色越來越少表現就會越來越清楚的看出差異,剛開始寫的時候其實毫無頭緒,但與同學討論之後用For loop後卻只要寫個幾行就能完成,這次作業中有些指令都是第一次見到的,之前做BCB的時候都不太知道BCB也能做圖片相關的處理,而這次學到了很多,希望之後我可以把這些指令記熟,這樣才能學習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