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02360263 陳德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02360263 陳德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02360263 陳德玹 Homework03

Homework3

色階與曲線調整

原圖



曲線向上調動後



曲線向下調動後



心得篇:
 
         曲線最開始讓我的聯想是二次函數 y=ax 2+bx+c,因為abc係數正好對應RGB三種色彩值會有這樣的聯想,同樣也會沿用HW01和HW02所講到的概念,當緩緩找一點向上拉出曲線時,會發現到色階們一個勁的往右擴散、然後最後集中至最右手邊,變亮;反之,將曲線逐漸下拉則會,一個勁的往左擴散、然後最後集中至最左手邊,變暗。
         
         最核心重要的係數和RGB的關聯性因時間不夠,沒能觀察出來,不過應該不難,畢竟前兩個的理解算蠻細微的了,還得多再接再厲才行呢。


外加補充,圖中所使用來影像處理的圖片來源為google,僅為了課業用途而使用,無意侵犯著作權。



02360263 陳德玹 Homework06

Homework6

色彩模型

原圖






經過YUV的調整過後:




心得篇:
       
         記得是將RGB值套公式計算YUV,這裡的YUV是根據自訂好的調色盤顏色的選取去變動色彩值,這篇理解不夠深入,時間剩不到2小時,投資報酬率太低了,真可惜,那就稍微說說心境在這段期間(影像處理課程中)一些變化好了,對於這些影像處理的作業,起初真的只是想過而已,沒想過要用心思去做它們,因此老師可能對我心態轉變上會存疑惑,也許有,也許沒有也說不定,那我就來自言自語回答一下,演講必然給了我不少啟發及想法,但心態轉變最大理由不盡然於此,我在另一堂課,通識公民與多元社會(傅錫誠老師)的課程中,由於最後的期末報告,令自己開始喜歡上了寫報告或心得之類的東西,就這麼簡單,以上。

        還有1篇啊,加油啊自己。剩35分左右。    







02360263 陳德玹 Homework05

Homework5

空間濾波

原圖




模糊化後




銳利化後




心得篇:

         濾波最直接讓我有所聯想的,是咖啡,具體來說是泡咖啡時,熱水由高處沖泡,細長綿延的熱水由中央開始洗禮集中至中央那些被磨好的咖啡粉,淋漓的熱水不時會被豆粉濺出細小水花,然後濾網較邊緣的豆粉也會一點一滴的慢慢被浸濕,開始慢慢地由外圍開始畫圓沖泡,四散的咖啡香被彷彿被熱水熱情的溫度,由蒸氣帶至整個空間,一邊品味香氣的同時,沖泡聲以及豆液也就是咖啡,也宛如嬌小孩童般地在嬉鬧,予以視覺享受的同時,聽、味覺也同樣為彼此做調合,然後昇華,ok,重點來了,濾波就好比是用不同形狀(設定值),但同樣是9宮格的濾紙,水因濾紙不同會有不同大小,然後水滴到咖啡粉上(像素),形成不同方式沖泡出的咖啡(不同演算法處理後的像素),這就是我的感想,咖啡實際上對我而言是相當奢侈的,因此時常在妄想中喝。

02360263 陳德玹 Homework02

Homework2

RGB色彩統計&直方圖均化

原圖



直方圖(針對原圖)統計 RGB各值:




直方圖均化後
After:




After後的RGB統計分佈(截三張太累,一圖搞定)




心得篇:

         會的東西將會化作概念,而那將是個難以忘卻的經驗。前陣子聽得演講,有很多的東西令我頗為留心,就如同現在這般,不時的會在腦海中迴盪起那些話語,在思考如何撰述文章,並且就針對影像處理來說,在課堂中不上心得我,現在所構想在腦海中的,是如何把這一份份的作業,歸納成簡單的想法。譬如,當在上趙和昌老師的物理課時,你絕對會聽過一句話,那就是「電流是什麼?」、「電壓又是什麼?」,不好意思,更正一下,是兩句話才對。相同原理,影像處理也必定存在,這些類似理所當然,新手菜鳥必備的原理、認知、定理、概念之類的,不同專業下的學問,基本上這些一概少不了。

         因此,新的篇章,底下又將新增了「增長基本知識篇」。

增長基本知識篇:

       要是說錯就儘管扣分吧,相信不用我提醒,老師的榔頭也早已揮高至頭頂,準備血淋淋的朝著我的頭部(分數)來個致命一擊,哼(輕笑),來吧!!!

       正篇即將要開始了,這裡我所要搞懂的,也是針對單一問題,別問為什麼不複數,人加cup是單核的,外加剩不到3小時可以寫了,別為難我了。  
       提問, 直方圖均化是影像處理中用來搞毛用的啊? 德玹老師 。
        咳嗯 ,還記得老師在HW01中所提到過的嗎? 有說到,當色階表(這裡是直方圖)越集中偏向左表示太暗,越偏向右表示太亮,因此均化也就是為了讓這些較暗或較亮的色階,調整至中間,就想像成是將空的部份讓色階們也都有辦法充分的利用到,這麼一來,不就會向上圖均化後,比較均勻擴散分布了嗎? 另外,老師舉剛剛的例子,其實是不太好的,因為有發現到嗎? 處理之前其實是RGB幾乎個別都集中在中間的,所以照我剛剛的講法,我們能再想成把他們均勻擴散之後,有些中間的色階會往右移(變亮),有些中間直會向左移(變暗),至於中間部分則不會有太大變化,這就是所謂對比度(畫面黑與白的比值)的調整,黑與白用亮和暗來理解我想會更好一點,這樣有聽懂了嗎?

       聽懂了,謝謝德玹老師,十分感謝您的指教。(自言自語玩得挺愉快的)


外加補充,圖中所使用來影像處理的圖片來源為google,僅為了課業用途而使用,無意侵犯著作權。

       





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02360263 陳德玹 影像處理心得報告

鋪陳篇:
        
        當什麼也不深入時,人就會對最基本的表面所能問的問題發出提問,而在這裡所指的表面便是寫著「影像處理」的這道門,立至門前,大概,我能有所斷言,所有人都會開始有所沈思,嗯~~(歪頭思考),還是中斷好了,這種前言總覺得挺無聊的。果然隔一天寫,心境就會不同,對於所構想出的東西以及文章的整體文感也都會有所變化呢,所以現在的我不想寫太深刻的東西。
   
        總之回到正題上,實際上blog該寫些什麼真是苦惱死我囉,因此我一直找尋能給我靈光多閃的某些提示,然後從影集和昨天的新聞中,姑且算是有了題材,就在下一段正式開始。
        
        畢竟是影像處理課程最後的結尾,看我分分鐘(時時刻刻)把他(影像處理)捏在手裡。為了寫這篇blog,平日凡是牽涉到視覺的東西,比如新聞,有關人們所拍到的靈異照片實際上是由人將兩張底片做曝光操作處理(影像處理!),所做出來的效果。起初聽到這則新聞時我還在廚房煮麵,突然聽到時想說能作為題材,還趕快丟下麵,趕回到電視機前一探究竟呢;比如昨天看的「黑魔女:沉睡魔咒」,當中的女主角愛洛因魔咒被吸引至城堡最下層的紡織機廢棄房間,走在房間前的通道時,一道閃電之餘,愛洛瞬間閃現至門口的時候,我的內心也在高喊著;「影像處理啊!!」,不曉得為什麼,明明還有烏鴉變龍噴火的場景,但就只有那個時候,我的內心在高鳴,影像處理實際上也不是很懂,說不定是其他技術也不一定;還有,昨天也看的「明天過後」,當海嘯把自由女神給掩沒,和最後冰雪暴風把火把凍成冰棒時,心理都有想:「自由女神被影像處理了啊!!!」;最後就在舉個影集的例子,「吹夢的巨人」當中BFG所喜愛喝的綠色氣泡向下沉的飲料「福伯水」(內心os:影像處理),以及喝了之後,放屁沖天的樣子(三段式且有綠色火花從屁股噴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不會出現的各種現象,有辦法呈現在影集裡,那一定是做了影像的處理,也許老師會說,還有3D影像技術和特效製作技術...之類的領域,那些跟影像處理一點關係也沒有也說不定,會這樣認為我很膚淺也不一定,不過,so what?(又如何?),對於複雜、困難的事搞不懂是有所自知之明的了,所以決定靠著感覺去思考、體會,影像處理我就當他精深博大、無遠弗屆,人永遠在追求更美、更刺激的視覺享受,如同科學不斷追求進步一般,那麼過於自然融入生活應用中的影像處理,豈是我這種引門半步的外行所能有所慧眼辨明的?

課程回顧篇:

        雖然想在心得報告篇前追加課程回顧篇,但由於作者前後兩篇過於投注心力倍感疲憊,本篇將以無限期的方式休刊,敬請見諒。


心得報告篇:

        「會、做好了,但是...」,一直以來我所會的、所做出的,我都不會感到自信及有所成就感,因此總會有但是...怎麼樣的下文緊接在後,自己做的東西究竟有多少、領悟多少都在個人,本人最清楚了,所以當最一開始在影像處理課被問到這樣有辦法寫出來時,當時語塞的我,領會自己的問題點在哪,並且知曉自己有多少程度,認為一知半解是比起不理解還要更加地糟糕,因此之後老師所問我的問題,無一用不會、聽不懂來予以回答,老師也總是用「你不是要上研究所嗎?」來酸我就是了,嘛~已經很習慣被人瞧不起了的我,倒是覺得這吐槽的梗蠻精確的,還可以,但是不斷重複使用新鮮度就有點...,咳嗯(清清喉嚨),回到正題吧,曾經老師對於我的回答,感覺到我是在敷衍或懶得回答,但實際上,跟個沒什麼內涵的人說話也只是浪費時間吧,老師已經亮出程式,然後我若說做好了,之後呢,我應該再多補充,我除了會抄以外都沒去深入思考為什麼,就做出來了,應該這樣回答嗎? 程式就是這樣,正確的宣告、正確的演算法、元件操作...等,便通通都會正確跑出來。 老師的會和做出來的提問不僅僅是如此吧,對有些同學是「哪裡有問題啊?」;有些是「下一步有做出來了嗎?」;以及「都理解了嗎?」,意涵都隨著不同人,而在我耳裡有所不同的解釋,雖然說這種很理所當然的事情有些沒意思,但是老師在問我問題時,多數都是先想好後,或是對自身太過了解而有的回答,內涵過少能選的選項也就一兩個,要是為那一兩個選項還猶豫,老師在和我對話時,就會是和感到躊躇不前、猶豫不決的我對話了,嗚哇~想像那樣的自己就令人作嘔,婆婆媽媽煩死人了。還記得老師建議我不要走多媒體嗎? 不好意思,前天晚上正好在思考這問題,而且已經省視完自己之後,已經認為完全不可能走這條路,並且放棄了。對於已經決定好的事,事後老師又這樣的來建議我,我連想都不用多想的就把我的決定告訴老師,老師便認為這是在頂嘴,當時心裡在想,都已經是思考後的決定,已經結束的事情,現在再提,我真得有點對這有趣的狀況感到無語。

        老師是個很有...,更正是有耐性的人才對,對我這樣學生還會繼續開導,鮮少教師會這樣。自己的未來自己當然想的最多,沒錯,只要肯持續去一步步的積累、更正,探尋錯誤的原因,理解深入並且開闊其廣度,不管知識、內涵也好都一定能有可觀的成長。在影像處理中,能看見很多不同的溫差,具有熱忱的那些人讓我思考:「我什麼感覺也沒有,能做到那些一步步向前的你們,究竟哪裡感到有趣,圖片變來變去哪裡好玩了?」,反正就類似思春期特有的煩惱之類的,也就不多加贅述,領悟不到的東西多想也沒用。

        課程都能看見用心之處,尤其是對各方面的基礎講解講述得詳盡,雖然不是我有資格說的就是了,我自己有很多的問題,老師也為此提點了不少,十分的感謝,總之接下來老師的冒險也還不止步於此,雖然自己才是最該加油的,不過也希望老師也能繼續加油下去。


備註:如有錯字敬請指教,底下有附E-mail方便的話請提點。
E-mail : snak103124@yahoo.com.tw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02360263 陳德玹 Homework01

Homework1

[工具]: Pixlr Editor 修圖軟體(免費且不用下載的線上工具,android版也有)

Step1:

起始畫面





載入的原始圖檔:




功能有那麼多,就挑三個左右來展示就好。
其一:

曲線




其二:

改變顏色的平衡




其三:

濾鏡之霍普效果





  適當的稍微玩一玩後,以下是心得篇。


心得篇:

         影像處理,影像處理,影像處理。這樣默念三次以後,浮現在腦海裡最直觀的想像就兩個字就能具體化下來,不就是P圖」嗎? 老實說,有這樣下意識的認知,實在不能否認是現在優渥的網際資源對我們的渲染,所導致這樣的第一印象。
        實際生活上,普遍對於影像處理態度就差不多是我剛剛第一浮現出的想像,也就是「P圖」。一般人對於影像處理,我想大多就停留在軟體的使用及對應所需要的需求知曉其功能/工具選單下的各種效果、方法等,換言之就是知其效果的使用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是了,嘛~本來也就是這樣,上面的一些功能也並不是在我有什麼需求或目的下,而做出的結果,而是適當的操作、摸索摸索,而玩出來的成果罷了,便利性十足,連免費及免下載的屬性都附在這軟體上,以「麻煩死了」為代名詞的我都能輕易、輕鬆、愉快的使用,強大的工具無壓力使用啊,網址在底下附給你。

                  老實說寫到這裡的時候,有點嚇了一跳,至於驚嚇的理由則是因為老師po文的評分表是要我們針對手機的影像處理app做介紹,然後我找到的 Pixlr Editor遇到他時的最初認知是他是網頁型的影像處理工具,所以就又去查了一下,看看有沒有手機平台版本,結果不負我心找到了,不用白寫那麼多字真是太好了,因為這點也讓我更加喜歡這軟體了,說到這我想遠坤老師心裡肯定又會os :「又一個上課沒在專心聽我講課的學生。」,老師的反映光想像就栩栩如生像是有如生靈出現在眼前一樣,哈哈,還挺有趣的。
         
         光是感想分數是不會高的,知識方面的增長,及持有疑惑時找到其相應的答案,和如何抵達的方法,將這些過程好比冒險般的盡述進blog,才是老師主打的高分原則,我是這麼想的,途中所感受、因刺激而有的發想,將其加進文章之中,使文章不僅倍增彩度,含金(領悟、體悟之類的喻作黃金)量也能讓人有所期待,才是老師主打的宗旨也不一定,不過,我寫的內容究竟有多少價值,我自己都感到十分懷疑了。


為了要知識增長方面的部分分數,底下新增了「增長基本知識篇」。


增長基本知識篇:

        嗯~(歪頭省思),要說疑惑的話的確有,基本上如果只是玩,問題也是有相當多的,畢竟要有些基本常識,在操作時多少才會知道使用後效果是怎麼樣,因此,我就單就一個我自己的問題,來作回答。
        對於一張照片而言,我們常講的色階究竟是什麼呢?
        予以的回答是這樣,就直觀而言我們會對一張照片觀感會有暗、適當、亮大抵三種看法,這是對於顏色亮度而作直白的感想,色階就是指這些有著不同亮度的顏色,而色階表則是針對每個不同亮度的顏色去統計數量成直方圖,統計值越偏向左則是曝光度不夠,太暗。越偏向右則是曝光度過高太亮,也因此在拍照時,為了避免眼睛的缺陷,造成光感度的判斷的失誤,因此攝影時時常會看色階表來輔助攝影,這是攝影世界的一點小常識。


Pixlr Editor所在網址: http://photoshopen.blogspot.com/

外加補充,圖中所使用來影像處理的圖片來源為google,僅為了課業用途而使用,無意侵犯著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