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95360582 曾鈞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95360582 曾鈞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期末回顧

期中成績

平均:94

期末成績

week11: 9 4 0 -> 91.82
week13:13 1 0 ->100
week15: 8 6 1 ->86.15

平均:93

自我評量

分數:8

還沒加老師給的分數:94*0.4+93*0.4+8=83

我覺得每次要寫作業我都有花時間去看書。第一次要這樣認真讀原文書,對自己讀原文的能力有點擔憂,自己閱讀能力不好,讀一課下來會很慢,但還是努力去了解。讀了幾課後,閱讀能力變快了。也覺得不可以思議自己讀了一本原文書的1/3。

期末回顧:

又到了期末....好快!第一次修老師的課,跟其他課不一樣的,要自己讀然後寫在Blog上,看似簡單,但難在他是一本原文書。所以就慢慢看,查不會的單字或者google一些名詞,然後按照課本本上的指令寫程式。然後再經由老師上課講,在部會的部分上獲得解答,就這樣過了一學期,也看了原文書1/3,這種不一樣的上課方式也有學到很多的東西。老師在課堂中,不只講課本的東西,也會分享一些課外的事物。跟我們分享他對某本書的心得,講了關於現在的趨勢,一些不知道的新資訊,獲得不一樣的訊息。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Chapter 6

Chapter 6: IMAGE GEOMETRY

6.1 Interpolation of Data

要如何把一個固定長度上的四點要增加為八點?

FIGURE6.1
X1 ~ X4 之間共有三個間隔,每個間隔各為1。
X'1 ~ X'8之間共有七個間隔,而且X'1~X'8 的長度與 X1~X4的長度相等,增加為八個點後,每個間隔的大小各為3/7,也就是0.4286。
可得出x與x'的關係式:
X'=1/3(7x-4)
X =1/7(3x'+4)

除了起始與終點,沒有新的點對齊到舊的點的,所以經由Xi附近已知的點Xj找出f(Xi)'。若Xj是最靠近xi'的點,此方法稱為nearest-neighbor interpolation。如FIGURE6.3所示。

Linear interpolation
 F-f(X)/λ = f(X2)-f(X1)/1 →F=λf(X2)+(1-λ)f(X1)



6.2Image Interpolation

將圍繞點(x',y')的原來四點連成一個矩形,在矩形中的點(x',y')垂直延伸找到與邊相交的兩點(x,y')、(x+1,y')。藉由橫邊的比例與線兩邊的點各算出(x,y')、(x+1,y'),直邊的比例與剛才求出的線兩邊的點來算出(x',y')。
公式稱為:bilinear interpolation
->f(x',y')=λμf(x+1,y+1)+λ(1-μ)f(x+1,y)+(1-λ)μf(x,y+1)+(1-λ)(1-μ)f(x,y)

‧imresize(A,k,'nearest'); -> 將影像陣列A使用scaling factor k與nearest-neighbor interpolation方法resize。

‧imresize(A,k); -> nearest-neighbor interpolation。

‧imresize(A,[m,n],'bilinear'); -> [m,n]:輸出的影像大小。



6.3General Interpolation

希望interpolate a value f(x')在x1<=x'<=x2之間,並假設x'-x1=λ。定義interpolation function R(u)且f(x')=R(-λ)f(x1)+R(1-λ)f(x2)。 舉出不同的R(u)函數當例子: 1.R0(u)={0 if(u<=-0.5)      {1 if(-0.5<=0.5)     {0 if(u>0.5)

2.R1(u)={1+u if(u<=0)     {1-u if(u>=0)

3.cubic interpolation
R3(u)={1.5|u|^3-2.5|u|^2+1   if(|u|<=1,     {-0.5|u|^3+2.5|u|^2-4|u|+2 if(1<|u|<=2 f(x')=R3(-1-λ)f(x1)+R3(-λ)f(x2)+R3(1-λ)f(x3)+R4(2-λ)f(x4) bicubic interpolation (看不懂書上說先做直行或先做橫列有何作用!?)



6.4 Enlargement by Spatial Filtering

要將影像放大兩倍,有個快速的方法就是使用linear filtering。
對矩陣做zero-interleave,就是在原行列加0。在放大的過程中使用filter。
(接下來就不懂了)



6.5 Scaling Smaller

讓影像變小稱為image minimization。
有一種方法是刪除間隔的pixel,稱為subsampling。但對high-frequency components的部分效果不佳。



6.6 Rotation
將影像旋轉θ度
var = imrotate(c,60);->將c旋轉60度

旋轉90度的倍數有不一樣的語法
90度:c90 = flipud(c);
180度:c180 = filplr(flipud(c));
270度:c270 = fliplr(c);



6.7 Anamorphosis(錯覺表現法 )

▪ imresize(imrotate(skull,-22,'bicubic'),[500,150],'bicubic');


視覺藝術中一項獨創性的透視法(perspective)。從通常的視角觀看,畫中物像呈現畸形;若從特定角度觀看,或用凹凸鏡觀察,畫中物像重歸正常。目的在娛樂或神秘化,是14~15世紀新發現的透視法的奇妙副產品,被視為是技巧精湛的一種呈現。在達文西的畫稿簿中可以見到最早的畫例。(上網查的資料)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Chapter 5

NEIGHBORHOOD PROCESSING

5.1 Introduction
neighborhood processing的構想是一個移動的mask。一個長方形或是其他形狀的影像。建立一張pixels的灰階值是由mask的灰階值計算出來的新圖片。mask與function的組合稱為filter。
如果是linear function,又稱為linear filter。

一個linear filter可藉由將mask的每一個值各與neighborhood相對位置的值相乘後加總。

spatial filtering三個步驟:
1. 放置mask在current pixel上。
2. 計算出各filter element與neighborhood上相對位置的值的乘積。
3. 加總所有的值。

spatial convolution:
與spatial filtering相同方法,但filter element在乘與加之前必須旋轉180度。大多數的filter mask都會rotationally symmetric(旋轉對稱),所以spatial filtering與spatial convolution會產生同樣結果。

averaging filter:
一種linear filter,是使用3*3的mask,filter是1/9*mask。利用spatial filtering算出的值等於是原圖的9個值取平均。
‧x = magic(n);
形成一個邊長為n的方形矩陣(n*n),n填入1.2.3....n,需要滿足各列、各行、各對角線的值的總和。

ex. >>x=uint8(10*magic(5))
利用magic()建立一5x5的矩陣,在乘以10倍的大小。

‧mean2(x(1:3,2:4));
對x矩陣的第一列到第三列與第二行到第四行的所有值取平均。


5.2Notatoin

5.2.1 Edges of the Image
圖的邊緣值做filteringt時,mask超出界外,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處理。

‧Ignore the edges
會產生比原圖還小的圖。
     
‧Pad with zeros
邊緣值不做filtering都填入0。會得到與原圖一樣大的影像,但卻有introducing unwanted artifacts的結果。(introducing unwanted artifacts是怎樣的結果?)

5.3 Filtering in MATLAB

‧filter2(filter,image,shape); =>做linear filtering。"shape"用到3種方法,same、valid、full。
‧filter2(filter,image,'same'); =>做linear filtering。產生原本的大小
‧filter2(filter,image,'valid'); =>做linear filtering,產生比原圖還小的圖。
‧filter2(filter,image,'full'); =>周圍的值補0後,再做linear filtering。產生比原圖還大的圖。

ex. >> filter2(a,x,'same') 是5*5的話
>> filter2(a,x,'valid') 變成3*3
>> filter2(a,x,'full') 變成7*7


‧zeros(7,7); => 7*7的零矩陣。
‧fspecial('average',[5,7]); => 一個5*7大小的averaging filter。
‧fspecial('average',11); => 一個11*11大小的averaging filter。
‧fspecial('average'); => 一個3*3大小的averaging filter。


5.4 Frequencies:Low- and High-Pass Filters

frequencies:不同距離灰階值的改變量。
‧High-frequency components:characterized by large
changes in gray values over small distance.短距離灰階值有大的改變。(不懂?)

‧Low-frequency components:the magie characterized by little
changes in gray values.長距離灰階值有小的改變。(不懂?)
      
‧high-pass filter:略過high-frequency components,減少或消除low-frequency components。

由課本圖可知high-pass filtering可讓邊緣清晰化。

‧low-pass filter:略過low-frequency components,減少或消除high-frequency components。

灰階值不在0-255:
‧Make negative values positive.
只能處理負數,無法解決大於255的數。適用於少數的負數,且這些數接近0。
‧lip values.
不適用於超過0-255範圍的數。如果灰階值散播在大的範圍,這個做法會毀壞filter的結果。
‧caling transformation.
y = 255 x[ (x-gL) / (gH-gL)]

‧ mat2gray(cf2); =>scaling transformation。

5.5 Gaussian Filters
Gaussian Filters是low-pass filter的一種,以Gaussia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為基礎。較大的standard deviation值會產生較flatter的曲線。較小的standard deviation值會較pointer的曲線。
Gaussian filter重要的原因:
1.數學上多種通用的。Gaussian filter的Fourier transform也是另一個Gaussian。(不懂?)
2.旋轉對稱的,edge-detection演算法好的開始點。
3.可分解的,可分解成x方向的一維Gaussian加y方向的一維Gaussian。
4.兩個Gaussian的convolution會是另一個Gaussian。
 
  
5.6 Edge Sharpening
Spatial filtering可使圖片裡的edge變清晰,這個處裡稱為edge enhancement or edge crispening or unsharp masking。

5.6.1 Unsharp Masking
Unsharp Masking是原本影像減去一個模糊影像讓影像裡的edge變得清晰。
   
5.6.2 High-Boost Filtering
high boost = A*(original) - (low pass) (low pss=original-high-pass)
 A是擴大的係數(amplification factor),如果A=1,會是普通的high-pass filter。

5.7 Nonlinear Filters
nonlinear filter:從nonlinear function 獲得 grayscale value在mask中
‧maximum filter:會造成較亮的效果。
‧minimum filter:會造成較暗的效果。
=>maximum filter,minimum filter也是rank-order filte

nlfilter(c,[3,3],'max(:))'): 對影像c使用3*3 neighborhood,執行的maximum filter
nlfilter(c,[3,3],'min(:))'): 對影像c使用3*3 neighborhood,執行的minimum filter
colfilt(c,[3,3],'sliding',@max):sliding指出重疊的edge將被使用
ordfilt2(c,9,ones(3,3)):建立一個maximum filter。
ordfilt2(c,1,ones(3,3)):建立一個minimum filter。
ordfilt2(c,5,ones(3,3)):建立一個median filter。

‧eometric mean filter:用於image restoration

5.8 Region of Interest Processing

ROI processing。(不懂何種處理是
ROI processing?)

5.8.1 Regions of Interest in MATLAB
roipoly(ig,[406 600 600 406],[58 58 231 231]);
=>以binary image形成的mask,選取的區域為1,其餘為0。

5.8.2 Region of Interest Filtering

roifilt2(a,ig,roi);


越到後面的章節越難懂。
希望老師可以說明第五章。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期中回顧

A B C
week4 9 1 0 =>100
week6 6 7 0 =>78
week7 10 2 0 =>91
week8 14 1 0 =>100

平均:92.25

期中回顧 :

這是我第一次修李遠坤老師的課,也是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上課,一開始會慌張,要先看老師沒交過的章節,不過後來就很適應了。自己一開始看的時候會很不懂,想說這是什麼,沒交哪會阿,但後來慢慢的看,漸漸確實吸收看過的後,再把不懂的部分提出來,再聽老師的解答,這樣的學習方式是有用的。因為自己看,印象就會很深刻,會自己去找答案、跟著課本的程式練習。然後要交讀書報告,所以就也會強迫自己看,再把看過的內容打一遍在Blog上,印象會再加深。
一開始對自己讀原文的能力有點擔憂,自己閱讀能力不好,覺得很吃力,有時查完單字但拼不出整句完整的意思,讀一課下來會很慢,可是讀了幾課後,閱讀能力變快了。讀這章節時再藉由課本範例程式,輸入指令去練習。按照範例做練習,可以跟課本圖片有一樣的效果,也就覺得更快了解此課了。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Chapter 4心得

Chapter 4: POINT PROCESSING

4.1 Introduction

影像處理的運作可被分為三類,從最複雜至最簡單:
1. Transforms:
轉換整張圖的pixel灰階值以另一種相等的形式表示。

2. Neighborhood processing:
改變一個給定pixel的灰階值,需要知道pixel周圍一小塊的pixel灰階值。

3. Point operations:
改變一個給定pixel的灰階值,但不需要知道pixel周圍的資訊。



4.2 Arithmetic Operations

最簡單的運算是y=f(x),f(x)範圍是0~255,做加、減、乘、除四種的運算。

‧ y = x+C
灰階值x加一個常數C調整為y時,整張圖偏亮。

‧y = x-C
灰階值x減一個常數C調整為y時,整張圖偏暗。

‧y = x/2
灰階值x除以一個常數2調整為y時,整張圖偏暗。

‧y = 2x
灰階值x乘以一個常數2調整為y時,整張圖偏亮。

‧y = x/2+128

y=x/2的偏暗效果比y=x-128好,減法會導致原本小於等於128的值變成0,損失大量pixel。
y=2x的偏亮效果比y=x+128好。加法會導致原本大於等於128的值變成255,損失大量pixel。


4.3 Histograms

一個灰階的圖片,統計gray level後可以將每個level所擁有的值繪致成一張長條圖(Histogram)。而關於這個長條圖(Histogram)擁有以下幾點特點:

1.dark image的灰階值histogram集中在低的值。
2.uniformly bright image的灰階值histogram集中在高的值。
3. well-contrast image的灰階值histogram分散在各值。

4.3.1 Histogram Stretching(Contrast Stretching)

ex: histogram灰階值5~9的部分擴散至2~14。j= [(14-2)/(9-5)]*(i-5)+2

imadjust(im,[a,b],[c,d]);函數pixel值小於a的都會轉換成c,大於b的都會轉換成d。

關於plot(t,th,'.'),axis tight
我打出plot(t,t,'.'), plot(th,th,'.'), plot(th,t,'.'),當變數相等時,由點構成 y=x 的線
 →plot(x,y) 由x值範圍當x軸,y值範圍當y軸


4.3.2 Histogram Equalization

Histogram的均化,讓每個gray level出現的頻率相同,使Histogram平均分布在255個level中。

Page.78
定義一個n=360,把它分成15層→15/360= 1/24,Figure 4.17原本的level在均化後以Figure4.18呈現。


4.4 Lookup Tables

point operation可有效地使用lookup table來表示。

T=uint8(floor(0:255)/2);
b2=T(b);
- 將陣列b的值對照lookup table T裡的值做更改。

t1=0.6667*[0:64];
t2=2*[65:160]-128;
t3=0..6632*[161:255]+85.8947;
T=uint8(floor([t1 t2 t3]));
- 分段式擴散。 T是user所建立的一個table,當gray image的pixel value是,從0~64時,對照t1的算式,65~160,對照t2的算式,161~255,對照t3的算式。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Chapter 1-3

這次把CH1-CH3又看了一次,之前雖然讀過了,但是還是有一些小地方不懂。

Chapter 1: Introduction

一些Matlab的基本概念,老師也導讀過,邊看邊講解,所以自己在讀的時候,讀起來比較快,也都懂課本的內容了,大致上是沒有什麼問題。


Chapter 2: IMAGE AND MATLAB

多了一些指令可以練習,所以就按照課本的範例練習。前面幾小章節大致上也都懂,不懂的地方都在後面。


①Page 33/第一行
"BMP format is a fairly simple example of a binary image format。
"是說BMP是binary image?每個pixel一個bit?


②Page 33/倒數第二行
是指BMP只在BitCount小於等於8時使用Color Table?
BitCount是?
    

Chapter 3: IMAGE DISPLAY

這章節主要是在"改變圖片的效果",而且第三章老師也導讀過,自己也按照課本的指令做練習,不過還是有些內容不懂。

① Page 49 第一二行/MSB bit plane是圖片在level 127的threshold
還沒看第九章,所以還不知道這裡的threshold是什麼意思?

② Page 51 最後一段第一行/pixelization
不知道pixelization是什麼?
 

期中了,這堂課也過了一半了。每一周都去讀課本的一章節,一開始讀原文書覺得看得很慢,但是後來有比較快了。第二章開始也有指令可以去練習,一邊按照範例一邊做練習,就可以跟課本圖片有一樣的效果。只要出入幾個指令就可以把圖片變白、變亮、馬賽克、電視沒訊號 等輸出。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Chapter 3心得

這週進入第三章了,感覺越來越難了。所以照著課本上面的指令打一次!!!



3.2 Basics of Image Display

顯示圖像在電腦時,會有以下因素影響輸出:

1.Ambient lighting(環境光源)

2.The monitor type and settings(螢幕的類型和設定):LCD和CRT的差異。

3.The graphics card(顯示卡):將畫面顯示在電腦螢幕上

4.Monitor resolution(螢幕解析度):是使用者在螢幕上看影像時,所感受到的解析度。螢幕解析度由Display Card所決定的,並不是由螢幕所決定。螢幕解析越高,你在螢幕上所見的影像更細緻,色彩更為逼真。

Matlab中,基本的影像輸出函數--image()
是很基本的函數,用函數輸出圖片




如果要避免灰階圖片的錯誤,就要加入以下的指令:

1.truesize:顯示圖片時,顯示實際大小。

2.axis off:顯示圖片時,會把顯示旁邊的長度和寬度表關掉。

3.colormap():用size(unique(c))來查詢正確的值



image(c),truesize,axis off,colormap(gray(247))

‧colormap(gray()),gray()輸入512會變暗,而輸入128會變亮。



3.3 The imshow function
一開始是正常輸出,double()之後輸出的顯示為白色的。但我用的是彩色的圖片,所以並不會完全都是白色的。





‧後面再將轉成double的變數除以255顯示圖片會還,除以 512顏色會偏暗,除以128顏色會偏亮。


P.46,P.47看太不懂。照書本上寫的去做,但是不懂uint8函數的輸出和double()輸出的哪不同?


3.4 Bit Planes

灰階影像按照bit planes分割後,就可以轉換為一系列的二元影像。先將一個灰階影像轉換成double型態的矩陣,然後將cd矩陣除以2的連續次方,就可以分割位元平面,捨去餘數,看最後位元是0或1。如果是較高的位元,輸出的影像跟原本比較類似。取的位元越低時,影像就會越來越模糊。


c0=mod(cd,2);




c7=mod(floor(cd/128),2);



3.5 Spatial Resolution

spatial resolution是整張圖pixel的密度。spatial resolution越大,越多pixel被拿來顯示圖片。


(imresize(imresize(x,1/4),4))


(imresize(imresize(x,1/32),32))



3.6 Quantization and Dithering

Quantization:一張圖的灰階數。大部分的圖片有256灰階。減少灰階數的方法是將灰階數減少至n個。

‧f=floor(double(x)/64); 將256階減少為4階。

‧grayslice(x,n);建立一個值被減少至0,1,...,n-1的矩陣。

‧gray(n);建立一個介於0~1.0有n個間格的color map。


Dithering:減少圖片顏色的處理。顏色數量有限制或印刷都需要Dithering處理。

Dithering for 量化成兩種灰度
1.一個標準比較用單位矩陣D [ 0 128
              192 64 ]
2.比較方法:p(i,j)={1 if(x(i,j)>d(i,j))
         0 if(x(i,j)<=d(i,j)) } Error Diffusion:原灰階值與量化後的灰階值之間會有一些error。

由Floyd與Steinberg提出的方法:
1. Perform the quantization.
2. quantization error。
3. 擴散error至右邊下方的pixel。



第三章真的很難。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Chapter 2心得

這週進入了第二章,開始用到matlab來操作。

2.1
一開始,看到課本出現程式碼,按照書上一行一行程式碼輸入,拿了一張灰階影像作範例。用到了他用imread(),將檔名為asd.tif的照片讀取進來,放在變數裡面。再用imshow(),這個函數老師之前有提到過,就是將圖片顯示在視窗上。然而在imshow()後面加上pixval on,顯示色彩值。(灰階影像,rang:0-255)




2.2
部分程式跟前一小節一樣,只是多了size(),是顯示圖片的矩陣大小。還有提到 a(100,200,2),這是矩陣內(x,y,z)位置的值。最後面書上有使用到impixel(),這是用三維的空間來儲存R.G.B三種顏色的值。



2.3
imfinfo()來查詢圖片的屬性值

>> imfinfo('zxc.tif')

ans =

Filename: 'zxc.tif'
FileModDate: '16-十月-2008 23:07:01'
FileSize: 848194
Format: 'tif'
FormatVersion: []
Width: 1024
Height: 768
BitDepth: 24
ColorType: 'truecolor'
FormatSignature: [73 73 42 0]
ByteOrder: 'little-endian'
NewSubFileType: 0
BitsPerSample: [8 8 8]
Compression: 'LZW'
PhotometricInterpretation: 'RGB'
StripOffsets: [192x1 double]
SamplesPerPixel: 3
RowsPerStrip: 4
StripByteCounts: [192x1 double]
XResolution: 96
YResolution: 96
ResolutionUnit: 'Inch'
Colormap: []
PlanarConfiguration: 'Chunky'
TileWidth: []
TileLength: []
TileOffsets: []
TileByteCounts: []
Orientation: 1
FillOrder: 1
GrayResponseUnit: 0.0100
MaxSampleValue: [255 255 255]
MinSampleValue: 0
Thresholding: 1
Software: 'Adobe Photoshop CS Windows '
DateTime: '2004:12:23 15:13:38 '
Predictor: 'None'
JPEGInterchangeFormat: 302
JPEGInterchangeFormatLength: 2417
ColorSpace: 'Uncalibrated'
CPixelXDimension: 1024
CPixelYDimension: 768
UnknownTags: [7x1 struct]

2.4
Data types and Conversions


跟著課本打一次

>> a=23;
>> b=uint8(a);
>> b

b =

23

>> whos a b
Name Size Bytes Class Attributes

a 1x1 8 double
b 1x1 1 uint8

改變參數練習一次

>> a=26;
>> b=int16(a);
>> b

b =

26

>> whos a b
Name Size Bytes Class Attributes

a 1x1 8 double
b 1x1 2 int16

2.5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TIFF( Tagged Image File Format)、GIF( 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BMP(BitMaP):是由Microsoft開發、PNG( 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HDF(Hierarchical Data Format)、PCX、XWD、ICO、CUR。這十種是影像檔案和存檔的格式。



這次讀起來比第一章快,一邊寫程式一邊看課本,很快的就了解課本的內容。

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week4心得

一開始老師要求我們先看圖片,先從圖片中了解他要表達的意思,在經過老師的導讀後,就大概知道課文要說些什麼了。


從圖片的兩張兩張對比中,可以知道影像處理是對影像檔案去做處理,用在美化、還原、清晰、模糊、去雜點、黑白、亮度調整等處理。


要對一影像作處理有下列步驟 :
1.Acquiring the image:先取得照片影像
2.Preprocessing:影像的前置處理
3.Segmentation:擷取一部分作分割
4.Representation and Description:敘述哪裡做了修改
5.Recog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識別、解釋與處理前的影像有哪裡不同


後面還提到一樣是看其中一小塊區域的色彩值,有黑白的影像(binary image rang:0-1,grayscale image rang:0-255),也有彩色的影像(RGB rang:0-255) 。


也針對CCD & CMOS作比較: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元件:是一種積體電路,上有許多排列整齊的電容,能感應光線,並將影像轉變成數位訊號。經由外部電路的控制,每個小電容能將其所帶的電荷轉給它相鄰的電容。CCD廣泛應用在數位攝影、天文學,尤其是光學遙測技術、光學與頻譜望遠鏡,和高速攝影技術。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是一種積體電路製程。CMOS具有只有在電晶體需要切換啟閉時才需耗能的優點,因此非常省電且發熱少。

參考:wikipedia


看原文書真的會比較很慢,不知道的單字要去查字典,讀一段就要花很長的時間,不像中文輕鬆的看過。不過大致上了解第一章是說一些影像的基本概念。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MATLAB初體驗

這是我第一次修多媒體學程的課,一開始不是很習慣,怕什麼都不會,會跟不上。
學了MATLAB後,發現跟之前寫C++很不一樣,而且看到老師在教MATLAB時,
處理照片,改變顏色的深淺,黑白,覺得好酷!
然而MATLAB只學到imread、imshow、imhist幾個語法就可以讀內容和秀出內容,很容易就上手。
雖然現在學的都很基本,但一開始學它就感覺有慢慢上手,會很有意願去學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