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第六章

第一節看起來是說原本有四個點,想要變成八個點,

所以把原本四等分的區塊先弄成八等份,

然後看原本四點的位置,把相近的兩點設為同值,

不過還有另外一種線性的,感覺圖片看起來比較流暢,

第二節就可以看到兩種作法的圖片差異,

很明顯的看出了線性的作法比較清晰,

不會產生一格一格的圖案出現,

第三節講到了第三種方法,名稱叫做bicubic,

不是很清楚他用來修改圖片的方法,

但是從第四節後面實際用matlab運算後的四章圖來看,

bicubic似乎是圖片放大後,最清楚最沒有格子的,

第五節好像是說,用nearest-neighbor作出來的原是斷斷續續的,

用bicubic則會畫出一個完整的圓形出來,

第六節看來就是在說圖片的旋轉,

把圖片中每個點的x,y座標乘上要旋轉的角度使整張圖片旋轉,

而且從後面的圖片跟語法來看,還可以再選擇前面提供的bicubic 或nearest-neighbor等方式,

第七節應該是說整張圖片,先把骷髏的圖案大概位置選出來,

然後再把骷髏的圖片作處理,不過我不太懂課本上的一段指令,

skull2=imresize(imrotate(skull,-22,'bicubic'),[500,150],'bicubic');

裡面的500,150是再修改轉完角度的長跟寬嗎?

而且為什麼在轉角度的時候用過bicubic,在改變圖片大小的時候又用了一次bicubi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