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調色盤的部分,一開始我完全不懂,自己查過之後又在奶昔的噗浪上看到李彥頡的提醒,慢慢的開始有些進展。星期五一開始上課老師就說要開放時間給大家討論作業,又看了作業部落格上的作業,加上老師又解釋了兩種寫作方式,第一種是針對調色盤去改變它的色素,第二種則是針對索引值去做改變。起初,我想從調色盤這邊下手,想了想實在是沒什麼頭緒,因此我轉變方向,我從索引值去做變化,剛好我在網路上查到一個也是針對索引值去改變的一段程式碼,我先從二階的下手,我將索引值分為變成0跟255,如此一來就完成了灰階二色的變化。依此類推的方式我依序完成了灰階4色以及灰階8色,到灰階16色的時候因為判斷式要有16組,我便開始動腦想看有沒有辦法簡化,因為如果真的去寫到16組甚至32、64.....組不是個聰明的做法,在寫作業的同時偶爾會聽到同學說用迴圈來寫的談話內容,於是我開始思考用迴圈要怎麼做,加上參考已經交的作業是以變數項來控制每個階段的數值。
寫到一半的時候,老師開始講解"四行程式碼"的作業範例,而我竟然要用到好幾十行甚至百行才有辦法解決,程式功力真的還不太行...。
回到家後我開始動工作業,一開始4色的用老師講解的程式碼成功了,但是後來灰階16色就出了點狀況變成(如圖-下中位置)。
在上方提到我發現了錯誤為什麼會在16色的時候出錯而不是8色呢?(作業寫到這邊我才發現原來我4色的也寫錯了,因此我將上述解決的方式用在4色的程式碼裡完成下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